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症

Public 艾薇**爱莎(可爱的侄女) 写于 2010-04-07

  嘉义基督教医院医疗副院长蔡忠斌医师

  在父母措手不及之下,早产儿突然提早到这世上。经过急性期儿科医师的竭力照顾,小婴儿一一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就在父母欢天喜地准备接婴儿回家前,别忘了还得通过眼科医师的这一道关卡,就是视网膜检查。

  早产儿的视网膜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其视网膜不成熟,正确地说就是视网膜血管的不正常增生和愈合所引起的。尚未发展完成的不成熟眼底血管组织,会牵扯视网膜,造成视网膜剥离。此种不正常的变化,便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症’。

  早产儿视网膜症的成因至今仍众说纷云。在1920年到1940年间,医师们藉着提高保温箱中氧气的浓度来增加早产儿的存活率。不久后发现:这些存活的早产儿中有很多失明的问题,最初的结论都认为和保温箱的氧气浓度有关。但是近来一些研究显示,周遭光线的调整、维生素E的添加、动脉血液含氧浓度的高低,都有可能影响致病的机率。近几年的观念甚至认为,在适当的时机提高血氧浓度,可以避免新生血管在缺氧环境下的增生现象。

  早产儿视网膜症最早产儿特有的眼部病变,愈早产或是出生体重愈低的新生儿也就愈容易发生。在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的早产儿视网膜症的发生率约为18-20%,若是出生体重低于1000公克,发生率可达到50-80%。其它的危险因子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长期使用氧气、输血次数、血氧分析次数、呼吸器使用天数、败血症次数……等。并发症愈多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症的机会愈高。

  要了解患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必须先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症的描述方式。目前广泛采用的是1985年所制定‘早产儿视网膜症国际分类法’,分类法中包括了视网膜症的分期、位置、和范围。

  此外,若网膜血管出现膨胀弯曲增加、玻璃体混浊增加、虹彩血管充血、瞳孔不易散大等情形,则记录为‘正征象’。

  早产儿视网膜症的严重程度与分类结果有很大关系。若是视网膜病变出现在第一、二区,且有连续五个时钟小时或是不连续但总计有八个时钟小时的第三度并正征象病变时,称为‘临界期’。

  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时间与妊娠周数有关,前临界期的视网膜症多半出现在妊娠三十四到三十五周,临界期以上的视网膜症多半出现在妊娠三十六到三十八周。因此早产儿接受眼底检查的一般原则为:

  1.出生体重低于2000公克或怀孕周数低于36周,且曾接受高浓度氧气者。

  2.所有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或怀孕周数低于32周的早产儿。

  3.检查的时间为出生后四到六周,当情况稳定时。

  在治疗上,一般未达前临界期的病变,只需定期追踪。到了前临界期时,便要密集观察病变的进展。一旦出现临界期,便应尽速施以冷冻治疗或雷射治疗若是达到第四、五度的病变,患儿便得接受巩膜扣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轻度的早产儿视网膜症虽然很常见,但是大多数会自然退去,不会造成明显的视力障碍。因临界期病变,而接受冷冻治疗或雷射治疗之后,视网膜病变退去的患者,偶而会有近视、斜视或影像变形等后遗症,但大致还能保有不错的视力。若是视网膜症进行到第四度或第五度,视力的预后便相当差。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